貓癬會傳染給人嗎?毛孩皮膚突然脫毛你要注意!

如果你發現家裡的貓咪突然掉毛、皮膚紅紅的,甚至出現圓形禿,很可能是得了「貓癬」!

這是一種很常見的皮膚黴菌感染,不只會讓貓咪不舒服,還有可能傳染給人,尤其是小孩或免疫力差的人。

 

別擔心,其實只要早期發現、正確治療,再搭配日常清潔和預防措施,大多都能控制得很好。

這篇文章就帶你搞懂貓癬是什麼、有哪些症狀、怎麼治療和預防,一次解答所有常見問題!

貓癬是什麼?

貓癬是一種皮膚黴菌感染,專業名稱叫做「皮膚黴菌病」(Dermatophytosis)。

主要是由一種叫做「小孢子菌屬」(Microsporum canis)的真菌引起,也有可能是其他如毛癬菌、表皮癬菌造成

 

這些黴菌會感染貓咪的皮膚、毛髮甚至指甲,導致脫毛、皮膚紅疹、搔癢等狀況

雖然聽起來可怕,但其實只要早期發現與治療,大多都可以痊癒。

為什麼叫做「貓癬」?

「貓癬」這個名字容易讓人以為只有貓會得,但其實這是一種跨物種的黴菌感染,狗、人甚至其他哺乳動物都可能被傳染

之所以叫做「貓癬」,是因為貓咪是其中最常見的感染宿主,而且有時貓咪感染後沒有明顯症狀,卻仍可能是傳染源。

這也是為什麼「貓癬」在獸醫臨床上格外需要注意。

哪些貓咪容易得貓癬?

貓癬最容易發生在年紀小、免疫力還沒發育完全的小貓(尤其是2個月到1歲之間),或者是剛進入新環境、壓力較大的貓咪。

營養不良、感染其他疾病(如貓瘟、貓愛滋)或生活空間潮濕、通風不良的貓,也屬於高風險族群。

如果是收容所、貓舍這類貓口密集的環境,貓癬的傳播機會更高。

貓癬和其他皮膚病的差別在哪?

貓癬最明顯的特徵就是「圓形脫毛區」,有時邊緣還會有紅疹、皮屑,甚至會出現癢感

這跟跳蚤引起的搔癢、濕疹造成的泛紅腫脹或過敏反應很不一樣。

另一個特點是,貓癬會不斷擴散,甚至傳染給人

若不確定是什麼皮膚問題,最好的方式還是帶去給獸醫做「伍氏燈照光」或真菌培養,避免錯過治療黃金期。

貓癬的症狀有哪些?

脫毛、紅疹、圓形禿

貓癬最常見的初期症狀就是局部「圓形脫毛」,這些部位常會出現在臉頰、耳朵、脖子、前腳或尾巴附近。

脫毛區會出現一圈紅紅的疹子,看起來像是被刮掉一小塊毛一樣,邊緣還可能有點微微脫皮。

這些部位的皮膚摸起來粗粗的,有時還會變得暗沉,這些都是黴菌正在破壞毛囊的跡象

抓癢、結痂、皮屑增多

除了脫毛以外,貓咪可能會開始頻繁抓癢、舔咬患部,有些會搔到破皮流血,甚至結痂。

這時候你可能會在牠常躺的地方發現一堆皮屑或碎毛,尤其是深色布料上最容易看見。

雖然貓癬不見得每隻貓都會癢,但一旦有異常搔抓的行為出現,就要小心觀察是不是黴菌感染作祟。

與跳蚤、皮膚炎的差別在哪?

有些飼主會把貓癬誤以為是跳蚤咬、過敏或單純的皮膚炎,但其實這些症狀還是有差別。

跳蚤造成的紅疹常集中在背部尾巴附近,而且會看到跳蚤或跳蚤排泄物;而過敏性皮膚炎通常範圍比較大,不會有明顯「圓形脫毛」

貓癬則是有明顯「邊緣清楚的圓形脫毛區」,摸起來還可能有點厚皮、粗糙感,這是重要的辨別關鍵。

感染期與潛伏期會有哪些變化?

想要畫上螢光筆的那串文字貓癬的潛伏期大約是7到21天,意思是貓咪即使已經感染,可能想要畫上螢光筆的那串文字要過一到三週才會出現明顯症狀

在這段期間內,牠已經可能把黴菌傳染給其他貓或人了。

想要畫上螢光筆的那串文字感染初期症狀可能不明顯,尤其是長毛貓更容易被忽略。

若病情沒有控制住,患部會越擴越大,甚至出現多處禿毛和皮膚潰爛。

如果你發現貓咪的症狀有變嚴重的趨勢,就要盡快帶去給獸醫檢查,避免拖延。

貓癬怎麼治療?

獸醫診斷方式與常見檢測方法(伍氏燈、真菌培養)

想確認貓咪是不是得了貓癬,不能只靠肉眼觀察,最保險的方式還是要給獸醫檢查。

目前臨床上常見的檢查方法有:

  • 伍氏燈照光:用紫外線燈照貓咪皮膚,若有感染小孢子菌,有時會呈現螢光綠(但不是每種黴菌都會發光)。

 

  • 真菌培養:將毛髮樣本放在培養基中觀察是否長出黴菌,這是最準確的檢查方式,但通常需要等待7~14天。

 

  • 顯微鏡觀察:直接在顯微鏡下看毛髮有無被真菌入侵,快速但需經驗判斷。

建議懷疑貓癬時,還是要配合獸醫做完整檢查,避免誤判其他皮膚病。

藥物治療:口服抗黴菌藥 vs 外用藥膏

貓癬的治療通常會依照感染程度來搭配:

  • 輕度感染:局部外用藥膏,如含咪康唑、克黴唑的抗黴菌藥膏,一天塗1~2次。

 

  • 中重度感染或多處感染:會搭配口服抗黴菌藥,如伊曲康唑、特比萘芬等,但需注意副作用(例如肝臟負擔),所以要依照獸醫指示服用。

 

  • 洗劑或噴劑:有些貓咪會用藥浴或藥水噴劑,特別是在大面積感染時,配合局部用藥效果更好。

千萬不要自行買人用藥膏給貓塗,很多成分對貓有毒性!

生活環境的清潔與消毒方式

治療貓癬不能只治貓,環境清潔才是成功關鍵。

這些清潔建議必須同步進行:

  • 每日吸塵清理毛髮與皮屑:避免黴菌孢子殘留。

 

  • 使用抗黴菌或漂白水消毒:貓跳台、地板、寵物床,濃度需依產品標示調整,避免傷到貓咪。

 

  • 貓咪用品要定期清洗:(碗盤、梳子、玩具),建議用熱水加洗衣精煮沸消毒。

 

  • 布類用品可用熱水洗滌:或使用烘衣機高溫烘乾,幫助殺菌。

黴菌孢子可在環境中存活數個月,絕對不能掉以輕心!

治療期間的照護重點(隔離、洗澡、飲食)

治療期的管理也很重要,以下幾點要注意:

  • 貓咪應隔離飼養:不要與其他動物共用空間、砂盆、碗盤。

 

  • 定期藥浴或洗劑擦拭:通常每週1~2次,依感染狀況調整。

 

  • 強營養與免疫力:可諮詢獸醫補充維生素B群或支持免疫的營養品。

 

  • 保持心情穩定與乾爽清潔:減少壓力也能提升康復速度。

尤其是長毛貓,洗澡後務必要吹乾,避免潮濕造成二次感染。

復發機率與治療時間要多久?

貓癬的治療通常需花費4到8週不等,視病情嚴重程度與體質而定。

有些輕微個案使用外用藥膏幾週就好轉,但中重度感染可能要吃藥+環境清潔持續1~2個月才會完全痊癒

復發的機率不低,尤其如果環境沒有徹底清理、黴菌孢子仍殘留,或是治療期間提早中斷。

建議治療期間配合定期回診追蹤,確認真菌檢測為陰性後再解除隔離。

如何預防貓癬?

定期清潔環境與貓咪用品

預防貓癬的第一步就是清潔、再清潔!

因為黴菌孢子會附著在毛髮、地板、沙發、貓抓板、跳台上,一不小心就會反覆感染。

以下幾點要養成習慣:

  • 每週至少吸塵2~3次,尤其貓咪常待的角落。

 

  • 布類用品(如貓窩、抱枕、毛毯)建議用60度以上熱水洗滌,再烘乾

 

  • 梳子、碗盤、貓砂盆等用品,要定期以熱水或稀釋漂白水清洗消毒

 

  • 使用 HEPA 濾網吸塵器或空氣清淨機,也能降低空氣中孢子殘留。

環境乾淨,才是預防黴菌的關鍵!

加強免疫力

貓咪身體健康、免疫力強,自然不容易感染黴菌。

你可以這樣做:

  • 飲食營養均衡:選擇含蛋白質、維生素B群與Omega-3的飼料或罐頭。

 

  • 適當補充保健品:例如酵母、益生菌等有助皮膚健康與抵抗力。

 

  • 減少壓力來源:例如避免頻繁搬家、陌生訪客、環境太吵或與其他貓爭地盤。

健康狀況穩定的貓,才能抵擋外來病原的入侵。

新貓進家門前的檢查與隔離流程

家裡如果要迎接新成員,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,別讓「隱性感染者」帶進來:

  • 先到獸醫院做檢查:確認沒有皮膚病或傳染病(包含真菌檢查)。

 

  • 隔離至少2週:新貓先住在獨立空間,觀察是否有脫毛、搔癢或皮膚異常。

 

  • 隔離期間用品分開使用:(貓砂盆、碗、床墊),避免交叉感染。

 

  • 期間內勤清潔手部與環境:避免人為帶原。

這步驟雖麻煩,但能大幅降低傳染風險!

哪些生活習慣能降低感染風險?

Q:讓貓咪出門曬太陽會有幫助嗎?
A:有幫助!陽光中的紫外線可自然抑制部分黴菌,貓咪曬太陽能促進皮膚健康、減少潮濕。


Q:可以讓貓跟其他貓玩耍嗎?
A:可以,但前提是對方健康、有做過基本檢查,否則還是會有風險。


Q:用除蟲噴劑或芳香劑會防霉嗎?
A:除蟲與防霉是不同問題,芳香劑反而可能刺激皮膚,建議使用寵物安全的清潔用品即可。


Q:家裡濕氣重怎麼辦?
A:潮濕環境容易滋生黴菌,建議使用除濕機或空氣循環扇,保持乾燥是預防貓癬的重要關鍵。


人類日常如何避免被傳染?

雖然貓癬傳染人並不常見,但還是不能大意。

以下幾個日常預防重點,請飼主務必注意:

  • 幫貓咪上藥、洗澡時戴手套:避免手部接觸到病灶。

 

  • 事後一定要洗手、換衣服:尤其在照顧患癬貓咪後。

 

  • 避免讓貓咪睡在枕頭或被窩裡:特別是在治療期間。

 

  • 家中如有小孩、長輩、免疫力差的人:接觸貓咪時要加強防護。

 

  • 發現自己皮膚有紅腫圓形癢疹:不要拖延,盡快就醫皮膚科。


貓癬不可怕,只要防護觀念做對,家人與毛孩都能一起健康生活!

 

關於貓癬 總結

貓癬雖然是常見的貓咪皮膚病,但只要你早點發現、配合獸醫治療,再加上環境清潔、貓咪隔離和營養補充,基本上都能順利康復。

不過這種黴菌真的很會傳染,不只會傳給其他貓,連人也有可能中標!

所以日常預防真的很重要,像是定期打掃、隔離新貓、注意自己接觸後的清潔,都能大大降低風險。守好這幾個原則,就不用擔心貓癬反覆找上門。

 

關於貓癬 相關問題FAQ

Q1:貓癬會自己好嗎?不治療可以嗎?

貓癬不太可能自然痊癒,尤其在免疫力差或年紀小的貓身上。

即使暫時看起來好轉,黴菌仍可能潛藏在皮膚深處,等免疫力下降時再復發。建議還是接受獸醫治療,避免擴散與反覆感染。


Q2:長毛貓比較容易得貓癬嗎?

是的。長毛貓因毛量多、通風差,更容易形成潮濕環境讓黴菌滋生,而且患部也比較難被發現。

飼養長毛貓時要特別注意梳毛、清潔與定期皮膚檢查。


Q3:貓咪曾得過貓癬,之後還會再得嗎?

會。得過貓癬的貓咪不會有終身免疫力,若環境中仍有殘留孢子、壓力大或免疫力下降,仍有可能再次感染。

因此康復後的日常清潔與保養仍不能鬆懈。
 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