貓咪懷孕多久生? 從徵兆到生產一次搞懂

貓咪懷孕了該怎麼辦?其實從懷孕初期到生產,整個過程大約會持續9週左右,主人們可得做好準備!

你是不是也常搞不清楚該怎麼照顧貓媽咪,怕一個不小心就讓牠太緊張或營養不夠?

別擔心,這篇文章就要帶你一步步了解貓咪懷孕會有哪些變化、要注意什麼,

以及三階段的照護重點,讓你從新手也能秒懂怎麼照顧肚子裡的小寶貝,一起陪牠安心迎接新生命。

貓咪懷孕前兆有哪些?

你發現家裡的母貓最近怪怪的嗎?突然變得愛撒嬌、胃口變好、還一直舔肚子?

這些都有可能是懷孕的訊號喔!貓咪不像人會明確說出口,所以身為飼主要特別觀察這幾個常見前兆:

乳頭變大、顏色變粉紅(又稱「粉紅化」)

這是最明顯也是最早期的懷孕徵兆,通常會出現在交配後約2~3週。

貓咪的乳頭會變得比較明顯、顏色偏粉紅,尤其是過去不太明顯的乳頭,這時會突然變得鮮豔、腫脹。

食慾增加,胃口大開

懷孕的貓咪需要更多營養,因此可能突然變得愛吃、吃得比平常快又多。

但也有些貓咪在懷孕初期會食慾下降1~2天,屬於正常現象,不必太過擔心。

個性改變,變得更黏人或安靜

一些貓咪懷孕後會變得更溫和、更黏人,喜歡蹭你、待在你身邊;也有些會變得比較安靜、嗜睡,活動量減少,這是因為身體在適應荷爾蒙變化與胚胎著床。

肚子輕微隆起(第3~4週之後)

懷孕初期不容易察覺變化,但到了第4週左右,肚子會慢慢鼓起來,尤其側躺時更明顯。

不過有些貓咪本身體型圓潤,這點可能比較難分辨,建議配合其他徵兆一起觀察。

嘔吐或出現輕微孕吐反應

跟人類一樣,有些貓咪在懷孕初期也會出現短暫的噁心或嘔吐反應。

如果只是偶爾嘔吐、精神狀況良好,就屬於正常;但若持續嘔吐、食慾不振就要盡快就醫。

小提醒:這些情況別忽略

如果你家母貓沒有結紮,曾經外出或有與公貓接觸,懷孕機率就不小。

若懷疑懷孕但不確定,建議在交配後第3週左右做超音波檢查,準確又安全。

貓咪懷孕多久會生?孕期約63天

大多數貓咪從交配成功到生產,大約會經歷 58~67天的孕期,平均是63天左右。
整個孕期可依變化情況分為5個階段,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徵兆與照護重點。

第1階段:受孕~第2週(胚胎著床期)

身體變化:

  • 外觀幾乎無明顯變化。
  • 荷爾蒙開始變化,可能出現輕微疲倦感。
  • 胚胎開始在子宮著床。

飼主該做什麼:

  • 此時幾乎察覺不到懷孕,若有交配行為可開始密切觀察。
  • 避免劇烈運動或搬動腹部。
  • 無需更動飲食,但可開始補充基礎營養。


第2階段:第3~4週(初期變化期)

身體變化:

  • 乳頭變大、顏色變粉紅(粉紅化)。
  • 食慾開始增加。
  • 偶爾出現孕吐或嗜睡現象。

飼主該做什麼:

  • 建議到獸醫院做第一次超音波檢查,可確認是否懷孕。
  • 改為懷孕期營養飼料,提升蛋白質與能量攝取。
  • 環境保持安靜,避免應激反應。


第3階段:第5~6週(中期胎兒發育期)

身體變化:

  • 肚子明顯隆起。
  • 食慾明顯增加。
  • 個性可能變得安靜或更黏人。

飼主該做什麼:

  • 飼料改為懷孕/哺乳期用(高營養)。
  • 避免貓咪跳高、激烈活動。
  • 可安排第二次產檢或X光確認胎數(X光建議第6週以後)。
  • 開始準備產箱或溫暖安靜的角落,當作臨盆地點。

 

第4階段:第7~8週(後期待產期)

身體變化:

  • 胎動可明顯感受到。
  • 活動力下降,開始「築巢」行為(找地方待產)。
  • 乳腺發展明顯,可能分泌初乳。

飼主該做什麼:

  • 檢查貓咪是否常躲進角落,表示已進入待產狀態。
  • 產箱內墊上毛巾或乾淨布料。
  • 確保家中環境安靜、不讓其他動物打擾牠。
  • 可與獸醫諮詢自然產 vs 剖腹產的風險評估。


第5階段:第9週(第58~67天,臨盆期)

身體變化:

  • 食慾降低甚至拒食。
  • 頻繁舔陰部。
  • 明顯坐臥不安、來回走動,進入「陣痛前兆」。
  • 產道可能出現清澈或微帶血絲的分泌物。

飼主該做什麼:

  • 貓咪進產箱後,儘量不要打擾牠,保持距離觀察。
  • 預備剪臍帶與擦拭工具(如無經驗建議事先聯絡獸醫)。
  • 若超過陣痛2小時沒生、或中途停滯超過30分鐘無新胎兒產出,請立即送醫。

 

總結表:貓咪孕期5階段變化快速看

階段 週數 主要變化 飼主建議
第1階段 0~2週 無明顯變化 注意行為變化,避免搬動
第2階段 3~4週 乳頭變大,食慾增加 做第一次產檢,開始補營養
第3階段 5~6週 肚子隆起,活動下降 可X光檢查胎數,準備產房
第4階段 7~8週 胎動強烈,築巢行為 安排產房,保持安靜環境
第5階段 9週(臨盆) 拒食、陰部分泌物 密切觀察,有異常速就醫

 

何時應帶貓咪就醫產檢?

貓咪懷孕初期的變化其實很不明顯,不太容易一眼就看出來。
正因為牠不會主動表現出什麼異常,身為飼主就要特別留意牠的身體和行為變化,

並掌握幾個重要時間點,適時帶牠去做檢查,才能確保整個孕期順利又健康。


懷孕第3週左右(交配後約16~21天)建議第一次產檢

  • 這時可以透過超音波檢查胎囊,看貓咪是否真的懷孕。
  • 優點:超音波不會傷害胎兒,也能初步判斷胎數和著床情形。
  • 若你不確定貓咪有沒有交配,或只是懷疑,這時間檢查最理想。


懷孕第5~6週時(確認胎數)

  • 若第一次產檢已確定懷孕,這時可以安排第二次產檢,檢查胎兒發育是否正常。
  • 有些獸醫會在這階段安排X光檢查來精確估算胎數(胎骨已鈣化,X光會看得清楚),但要記得只要做一次就好,避免輻射曝露太多次。


懷孕第8週左右(臨產前檢查)

  • 這時接近生產,可以做最後一次產檢,確認胎位與母貓狀況。
  • 醫師會幫你評估是否適合自然生產,或是否有難產風險(如胎兒過大、母貓骨盆較窄等)。


哪些情況要「立即」就醫?

以下狀況建議不分週數立刻帶去看醫生:

  • 出血、嘔吐異常、活動力明顯下降。
  • 超過預產期(超過67天)仍未生產。
  • 生產中卡胎或陣痛時間過長但沒進展。
  • 出現褐色分泌物但胎兒未出現。

小提醒:

  • 若是第一次懷孕、年紀過小或年紀過大的貓咪,更應密切追蹤。

  • 別等到生產才驚慌,事前多產檢,才能讓貓咪和小貓都更平安!

貓咪懷孕期間的照護要點

貓咪懷孕的過程對牠來說是體力與情緒的雙重考驗,如果飼主能在飲食、環境、健康檢查方面做好準備,不但能幫助胎兒健康成長,也能減少生產風險。

以下分成3大面向來說明:

一、飲食照護:營養補好補滿是關鍵

懷孕的貓咪需要更多營養來供應胎兒發育,但不代表要狂餵、亂餵,重點在「高品質、好吸收、易消化」。

飲食建議如下:

  • 改餵懷孕/哺乳期專用飼料:通常從第4週開始更換,這類飼料蛋白質含量高、熱量足,能滿足貓咪及小貓的需求。
  • 少量多餐:懷孕後期肚子變大,胃部壓縮,建議一天餵3~4餐。
  • 避免人類食物或零食:人食油鹽高、營養不均,對懷孕貓咪和胎兒都是負擔。
  • 提供乾淨飲水:保水量充足能幫助代謝與產乳。

若貓咪原本挑食,建議提早讓牠習慣孕期飼料,必要時可請獸醫搭配營養補充品,如牛磺酸、葉酸、維生素E等。

二、環境照護:安靜、安全、無壓力

懷孕的貓咪情緒會變得比較敏感,有些會變黏、有些則怕吵、怕人靠近,這時候需要營造「安心感」為主的環境。

環境調整建議如下:

  • 準備產箱或窩巢角落:使用紙箱、寵物窩,加上柔軟毛巾鋪底,放在通風又安靜的角落,讓牠有安全感。
  • 避免驚嚇與劇烈運動:勿打擾牠跳高、奔跑,也別讓狗狗或小孩過度騷擾。
  • 保持乾淨與通風:保持清潔可預防皮膚病與胎兒感染;避免潮濕悶熱。
  • 生產前1~2週減少搬動:不要常抱來抱去,避免壓迫胎兒或讓牠焦躁。

若有其他寵物,建議在懷孕中後期讓懷孕貓咪有專屬空間,避免搶食、打架或壓力。


三、健康管理與產檢:定期追蹤最安心

貓咪從懷孕第3週開始,就可以透過超音波進行產檢,確認懷孕狀況與胎兒健康。

接下來約每3週可再檢查1次:

時間點 檢查方式 檢查重點
第3週 超音波 確認是否懷孕、有無著床
第6週 X光(一次即可) 查看胎數與骨骼發育
第8週 例行產檢 評估胎位與是否自然生產適合

需特別注意的異常狀況:

  • 食慾突然消失超過48小時
  • 明顯出血、頻繁嘔吐
  • 過預產期還未生產
  • 陣痛已久但沒小貓出現

遇到上述情形,務必盡快就醫。

貓咪生產時及產後要注意什麼?

生產前的徵兆:準備進入臨盆狀態

在懷孕第9週(約第58~67天),貓咪即將進入生產階段,常見徵兆如下:

  • 胃口明顯下降或拒食
  • 陰部出現透明或微帶血絲的分泌物
  • 頻繁舔陰部,有時會輕聲低鳴或躁動不安
  • 來回走動、翻找角落,尋找產房(築巢行為)
  • 體溫略降(由約38.5°C降至37.5°C以下)

⚠ 若出現這些情況,表示牠已經快生了,建議讓牠安靜待在產箱中,避免干擾。


生產進行中要注意什麼?

自然產的過程通常會持續 2~6小時,有時也會長達12小時以上(視胎數而定)。

以下是你需要觀察的重點:

保持距離但密切觀察

  • 把產箱放在安靜無干擾的地方,避免燈光直射與吵鬧環境。

  • 你可以在稍遠處觀察,不要頻繁靠近或觸碰牠,除非有異常狀況。

注意生產過程是否順利

每隻小貓出生後,母貓會自己咬斷臍帶、舔乾淨小貓,並吃下胎盤(這是正常現象,有助補充營養)。

  • 胎兒間隔通常為 10~60分鐘,若超過1小時沒產出下一隻,需提高警覺。
  • 若出現 用力超過30分鐘仍無胎兒出生、出血不止或虛弱無力,請立刻就醫,可能是難產。

不要強行介入

如果小貓已產出但母貓沒有清理牠,可以使用乾淨毛巾輕柔擦乾並協助刺激呼吸。

  • 但這種情況較少見,大多數母貓會自己處理。
  • 切勿強行拉出胎兒,會導致子宮破裂或胎兒窒息。

產後照護:三大重點不可少

環境安靜、不打擾

  • 貓媽媽產後會非常保護幼崽,容易焦躁。
  • 請保持產箱周圍安靜、乾燥,避免陌生人或其他寵物靠近。

營養補充與餵食觀察

  • 生完後,母貓體力大量耗損,需要高熱量飼料與充足水分。
  • 可餵食懷孕/哺乳專用飼料、濕糧或罐頭輔助。
  • 若母貓過於虛弱、拒食或乳量不足,可能需要獸醫介入或人工哺育。

觀察產後異常症狀

  • 產後出血量應逐日減少,若出血多且持續超過3天,請就醫。
  • 乳頭紅腫、硬塊或流膿,可能是乳腺炎。
  • 小貓若一直吸不到奶、體溫過低、哭聲無力,也需檢查是否營養不足或被遺棄。

幫母貓與小貓建立穩定生活

  • 避免頻繁抱小貓,否則可能影響母貓餵奶意願。
  • 小貓約 3週開始睜眼、4週開始活動,此時產箱可稍微擴大空間。
  • 6~8週齡後,小貓可逐漸開始離乳訓練,並安排後續結紮與健康檢查。

什麼情況需要立刻送醫?

  • 陣痛超過30分鐘無產出。
  • 出現大量鮮血或惡臭分泌物。
  • 貓咪呼吸困難、精神極差、體溫過低。
  • 小貓出生後未呼吸、無力或體溫過低。
  • 母貓完全拒餵、不照顧幼貓。

這些都可能是難產、感染、胎盤殘留、產後虛脫等嚴重狀況,千萬不要拖延!

 

關於貓咪懷孕多久生 總結

貓咪懷孕看似平靜,其實每個階段都有學問!

從確認懷孕、觀察行為變化,到分階段補營養、安排產檢、準備產房,每一步都不能馬虎。

生產過程要觀察時間、狀況,產後也要注意母貓吃得夠不夠、小貓有沒有吸奶。

只要掌握這些照護要點,不用是專家,也能當個稱職的鏟屎官,陪貓咪媽媽順利迎接一窩健康寶寶。

 

關於貓咪懷孕多久生 相關問題FAQ

Q1:貓咪懷孕期間可以洗澡嗎?

懷孕期間盡量避免幫貓咪洗澡,尤其是懷孕後期。一來怕牠緊張滑倒,二來水溫控制不當可能造成子宮收縮。

若真的需要清潔,可用濕紙巾或乾洗粉輕擦,並選擇溫和、不含刺激成分的用品。


Q2:懷孕貓咪可以驅蟲或打疫苗嗎?

懷孕期間不建議驅蟲或施打疫苗,因為藥物成分可能影響胎兒發育。

如有必要,需先諮詢獸醫,選用懷孕期可用的安全處方,並評估風險與必要性。

Q3:貓咪懷孕期間可以與公貓同住嗎?

最好分開飼養。懷孕母貓情緒較敏感,與公貓共處可能造成壓力或打架;

更重要的是,公貓有時會攻擊剛出生的小貓,為了安全起見應分房照顧,直到小貓斷奶。

 

已加入購物車
已更新購物車
網路異常,請重新整理